【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文学园地】作者:雷莉
记得刚来加拿大的第二个中秋节,妈妈从国内打来电话,问我儿子吃到月饼没有?什么馅的?我儿子愣愣地问道:姥姥,什么是月饼?随即,不用说,就是老妈的一顿数落:怎么能连月饼都不给孩子买?赶忙向老妈解释:这里的中秋节没有多少人过,而且,当时我正在忙着读书。忙得昏天黑地的,每天想的就是读书,作业,报告,连中秋是哪一天都不记得,哪还有闲心像模像样地过中秋。再说了,这里的月饼质量不咋样,却贵得吓人。无论我如何解释,老妈都不依不饶,她的外孙连月饼都不知是何物,这无论如何她不能接受。我却在心里嘀咕:没吃个月饼有啥了不起呀?
后来,我们家搬到了在郊区新购置的大房子里。房子后面有很大的院子。不像住在城里的人们,这里的人都很居家。房前屋后,绿草茵茵,鲜花盛开,果树茂盛。邻居们常常在院子里举行家庭聚会。
搬到那里开春之后的第一个节日-复活节的情景,至今还清晰地印在我的脑海里。在这个初春的长假里,我和儿子像往常一样在家里看书,房间里静悄悄的。突然院子里传来阵阵欢声笑语。我仍然沉浸在我的书中,儿子似乎也没有受到任何影响。渐渐地声音越来越大,音乐声,孩子的嬉笑声,大人们的谈话和笑声,把我从书中彻底地抽了出来。我来到窗前,寻声望去。原来,隔壁邻居院子里正在举行复活节找彩旦家庭聚会。孩子们在院子里四处寻找着。找到者,欣喜地欢呼着,未找到者仍成群结队地在房子内外的所有角落里认真地寻找着。大人们有的与孩子一道嬉戏,有的津津有味地欣赏着他们的孩子们,有的手持红酒或其它小吃在一起交谈着。浓浓的节日氛围。
看着这些欢乐的孩子们,我想到了我的同样是这个年龄的儿子。回到我们静悄悄的房间里,我问正在读书的儿子:为什么不去找同学玩?这么好的春光,和同学一起到外边玩不是更有趣吗?儿子说:妈妈,人家哪个同学会像我这么闲啊?人家要么出去宿营,要么在家或在亲戚朋友家过复活节,只有我们,因为不过他们的节日,所以才这么闲。儿子的话,让我做母亲的心里很难过,也让我沉思了良久......
回想自己的童年,很多美好的回忆,快乐的时光都源于一个个节日:端午节前夕的粽子飘香,端午节早上和小伙伴的顶鸡蛋,中秋节的各式月饼,和月光下丰盛的水果及阖家赏月时的嬉戏,过小年时,妈妈买的为了粘住灶王爷嘴,以防他去天宫说坏话的麦芽糖,过年时的鞭炮,新衣,拜年……这一个个节日像一颗颗珍珠。是母亲,外祖母,将它们用时间的丝线颗颗串起,编织成了我童年多彩的项链。它伴随我到天涯海角。有了它,无论我漂泊到哪里,我都知道我心系何处,有了它,无论日子有多难,我心里都感觉温暖。
而我们的孩子,在他们还没有形成文化归属时就随我们来到这块新的土地上。当地人的节日,我们因为没有他们的宗教传统,也只是变成了我们中国人休息,聚会的机会。而我们中国人的传统的节日,也因为不是公休日,父母忙碌,或者更多的是父母的不重视而在孩子们心目中渐渐消失。想想我们的孩子,不由得为他们感到悲哀。在他们心中,节日就只剩下了聚会吃饭和小朋友玩电游的这点可怜的内容了。已经没有了任何文化内涵。如果任其继续下去,他们将成为找不到文化归属感的一代人。许多还只顾打工赚钱,买房购车,融入主流社会的新移民,对此仍不以为然。
其实文化并不总是专家学者洋洋洒洒的论文,并不都是政治家们夸夸其谈的演讲,和那些抽象的、空泛的口号。在我们这些小草级百姓眼中,文化就是代代累积沉淀的习惯和信念,渗透在生活的实践中。在我这个海外游子心中,文化就是母亲口中的儿歌,夜色中母亲的摇篮曲;就是母亲手中的粽子,外祖母手中的彩色丝线,是他们为我们制造的浓浓的节日氛围,融融的家庭气氛,让我们懂得我们的家在哪里。当我们飘泊异乡时,是什么让我们感觉我们是中国人?是这些能够让你找到归属感的记忆,是这些能够抚慰你心灵的点点滴滴。也许母亲,祖母,外祖母,她们说不出高深的哲理,写不出隽永的文字,但她们却是我们文化的传承人。
我不能让我的孩子成为一个心灵找不到归属的人,一个没有根的人。他可以是一个地球村的人,一个一生漂泊的人,但却不能是一个心灵漂泊的人。因为我懂得心灵没有归属的痛苦。从那以后,每一个中秋节,无论月饼有多贵,工作学习有多忙,是不是周末,我都会认真地和家人或者朋友大张旗鼓地过中秋节和其他主要的中国传统节日。我在网上找到了中文,英文及法文三种文字关于这些节日的传说,习俗,以及诗歌绘画。每逢这些节日就把它们讲给孩子们听,让他们在节日中品味到佳肴的同时,也了解了其中的内涵。
中秋夜色中的蒙特利尔
今年的中秋,我邀朋友一起度中秋。朋友说因为是周二,第二天还要上班,改成周末聚会吧。我告诉他们,周末的晚上不再有中秋夜的月色,和中秋节的气氛了。于是乎,我们一行八人,老少两代,中西三国,带着赏月的必需品:月饼,西瓜,葡萄,橙子等来到St-Helene岛上,正正经经地过了我们的传统节日。
那天的月色开始并不皎洁。美丽的月亮总是躲在云雾中,迟迟不肯露面。我们开始讨论嫦娥奔月,玉兔捣药,吴刚折桂的传说。没想到同去的老外朋友,竟然能把嫦娥奔月讲得头头是道。原来他来之前是做了功课的。月亮最终没有辜负我们的期盼,羞羞答答地从云中露出她柔和的面庞。我们唱起苏轼的水调歌头,唱起与月色有关的歌曲。我们为同来的老外朋友讲起中国所有关于月色的浪漫诗篇。告诉他们这些在中国家喻户晓,老少皆知。他们欣赏中国传统文化的平和,优雅,浪漫。其中渗透着一种超然的和充满亲情的人生观。看到在场的所有中国人都能吟诵有关中秋月的诗歌,他们开始赞叹中国文化在百姓中渗透之深,之广。
另一位生在柬埔寨的华人朋友告诉我。他很小的时候,家里也是这样过节的。后来红色高棉来了后,华人都被遣散了,中国的家庭传统被破坏了,加上后来移民加拿大,这些传统就基本丢失了,没有了。他说:“现在,我要尽最大努力把这些中国的传统找回来。我和我的小儿子很努力地学中文。只是不知还能不能真正找回来了。”
我们的文化就像我们家中的一个珍贵的瓷瓶,她需要我们去传承,或者去增色。我们不能等到她在我们手中摔成碎片,再把碎片片片拾起,珍藏到博物馆中。那时博物馆中多了一个文物,而我们的心中却多了一片沙漠。
(编辑: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