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文学园地】作者:王学信
“真正的音乐家是生活在音响的宇宙中的,他的岁月就等于音乐的浪潮。音乐是他呼吸的空气,是他生息的天地。他的心灵本身便是音乐。”
--—罗曼•罗兰
2000年7月9日晚,在英国伦敦市中心古朴典雅的圣马可音乐厅,正举行“欧洲与亚洲音乐会”,来自欧亚不同国家的9位女作曲家的11部作品在这里公演。这是第11届国际妇女音乐大会三场重要演出中的“压轴戏”。
音乐会的第二个曲目是中国女作曲家的钢琴组曲《巴基斯坦素描》,担任独奏的是意大利著名女钢琴家、海顿音乐协会主席萨拉•多尔夸提。她以精湛的技艺、独特的艺术感觉和饱满的激情诠释着这部深深感动了她的作品,台下的听众则如醉似梦地倾听着这美妙的音乐。十余分钟的演奏结束了,大厅里先是短暂的静寂,旋即爆发出热烈的掌声,热情的听众有节奏地齐声大喊:“Composer!Composer!”(作曲家!作曲家!)当面庞清秀、身穿米黄色T恤的曲作者李一丁站起身向听众点头致谢时,掌声又暴风雨般的掠过。
此刻,李一丁感受最多、也最深的,反倒不是她作品的成功,而是世界的美好、人类的挚爱,以及不同肤色、文化、国籍之间人与人的理解与共鸣。这动人的一幕也将永远铭刻在她的心中。
她并非出自音乐世家
颇具戏剧性的是,现为国家一级作曲的李一丁并非出自音乐世家。其远祖是明代诗坛领袖、大学士李东阳,而乃父李文保教授则为北师大中文系研究鲁迅的著名学者。世代书香,耳濡目染,使得她对文学有着一种特别的偏爱,可谁又能说文学与音乐并无关联呢?
也许,正是由于她内心的文学情结,所以,当她在伦敦参加完国际妇女音乐大会,最先选择去瞻仰的,便是约克郡哈沃斯的勃朗特三姐妹故居,用身心去感受《简•爱》、《呼啸山庄》和《艾格妮丝•格雷》这三部旷世佳作诞生地的神秘。然后,驱车前往湖畔派诗人华兹华斯无数次徜徉过的湖边小径,面对仙境般醉人的湖水,忘情地吟诵他不朽的诗句。当然,还要到斯特拉福去拜谒威廉•莎士比亚的出生地,悉心体味孕育出这位文化巨匠的历史与人文氛围。
李一丁全家四姐妹,虽然不曾有勃朗特三姐妹那样的大名,但也是优秀的专业人才:大姐是留苏归国、供职中科院的女化学家,二姐是中国文联研究心理学与文艺理论的知名女学者,三姐则是沈阳音乐学院的英语教授。四姐妹的专业取向可谓判若霄壤,唯一与她的事业有直接联系的,也许要算大姐的留苏经历,这使她在童年时期就对古老的俄罗斯歌曲有了更多的接触和亲近感。《伏尔加船夫曲》、《三套车》、《德聂泊尔》给了她以心灵上的巨大和长久的震撼,时至今日仍是她心中不解的俄罗斯音乐情结。所以,当笔者见到她寓所墙壁悬挂的多幅俄罗斯风景画时,便丝毫不觉得奇怪了。
缪斯女神向她频频挥手
幸运的是,李一丁早在5岁上北师大实验幼儿园时,就与钢琴结下最初的因缘,继而在小学、中学,仍有幸与校园琴房里的钢琴为伴。在所有老师的心目中,这个清纯、聪颖、略显清瘦的小姑娘都是标准的好学生,酷爱音乐的她含蓄内向,但又落落大方;文理兼优,却又谦逊得体;而她始终如一的善良天性,更使她理所当然地成了学生干部中最有人缘的一个。
不过,她12岁那年的一次惊人之举,还是给所有知道她的人留下了深刻的记忆。正上小学六年级的李一丁,突发奇想要去体验一下地质勘探队员的感觉,便在某日清晨,带上一个指南针,从北师大教工宿舍的家中,步行来到西郊的香山,在山中盘桓了几个小时,又步行十几公里回到家中。这可吓坏了全家老小,她并不后悔,因为她成功了。而人们也开始看到,与她的纤弱和敏感并存的,还有自信与坚毅。
文革噩运,把她和全家抛入命运的谷底,仿佛在一夜之间,她成熟了。在文革后期知识青年上山下乡的人潮中,李一丁来到东北的小兴安岭。不久,十余年的钢琴功底使她顺利成为东北伊春地区文工团的第一位钢琴手。1978年,她以高分考入沈阳音乐学院作曲系,她的勤奋、聪慧和优异成绩,使她崭露头角而备受瞩目。在沈阳音乐学院,李一丁如鱼得水,她的艺术积累以几何级数般地增长着,当她悠然神往于巴赫、莫扎特、贝多芬和勃拉姆斯所营造的音乐圣殿时,仿佛看到头戴常春藤花环、手持竖琴的缪斯女神正频频挥手,召唤她走向那满是紫罗兰与金雀花的碧绿原野……
然而,比起她最要好的同班同学雷蕾,她的艺术机遇却姗姗来迟。雷蕾为电视连续剧《渴望》、《便衣警察》和《四世同堂》谱写的歌曲唱遍大江南北的时候,李一丁还在中央电视台做着默默无闻的音乐编辑工作。不过,在此期间她撰写的一批有影响的音乐鉴赏文章和外国音乐译文,似乎预示着她艺术的蓄积正接近临界状态,即将喷薄而出。
“李一丁?谁是李一丁”
由于一个偶然的机遇,著名电视剧导演王扶林的慧眼发现了李一丁不同寻常的艺术秉赋和深厚的文化素养,诚挚地邀请她为电视连续剧《澳门轶事》作曲。李一丁厚积薄发,不负所望,她全身心的投入迸发出动人的旋律,剧中的两首歌曲《海梦》与《海风吹》一举荣获“全国首届电视剧优秀歌曲奖”。李一丁出手不凡,惹得她供职的中央电视台中国电视剧制作中心的人们相互探询:“李一丁?谁是李一丁?”人们对这个平凡的名字的确是太过生疏了。然而,这仅仅是大潮涌来前的小小序曲,接踵而至的是李一丁音乐作品的“集团军方阵”。
电影《北京小妞》、《那年的冬天》、《快乐天使》、《金秋鹿鸣》、《童年警事》、《大阅兵》、《足球大侠》、《老爸插队的地方》……作曲是李一丁;电视剧《纽带》、《棒棒真棒》、《金鸡沟的变迁》、《是哭是笑都是爱》、《金豌豆》、《闻一多》、《血色边关》、《大雪无痕》、《文成公主》、《八瓣格桑花》……作曲还是李一丁;而她与谷建芬、王宪合作的84集电视连续剧《三国演义》的音乐,则随着该剧在欧美、东南亚和日本、韩国的播映而走向世界。
在李一丁为80余部约400集影视作品作曲的同时,她还成功地创作了《三国演义》交响诗、钢琴组曲《巴基斯坦素描》,以及钢琴独奏《西藏风情前奏曲》和弦乐四重奏《西藏朗达》,这还不算她在全国众多报刊发表的近百首颇具特色的艺术歌曲。
“我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10年中,李一丁的音乐创作如同火山喷发,她的生命为音乐而燃烧,而她的音乐作品也正是她心灵的激情、智慧、创造力及其全部丰富性的艺术展现。
这该是一种怎样的状态?当李一丁进入影视所提供的特定时空,她与人物的命运和故事的情境渐次融为一体,于是,在夜深人静之时,她就像古罗马哲学家普鲁泰诺所说的“向孤独处飞翔”,在无言的静寂中,浑然忘我,此刻只有心灵的震颤与天籁之间的和鸣,像蓝天飞过的片片白云,似雨后飘然而至的彩虹,音符缀成的旋律宛若山泉在若有若无中汩汩地流出……这种状态往往要持续若干个夜晚,直至最终完成一部作品。然后,疲惫与喜悦交织,亢奋与释然共舞。接着,驱车去郊外,小住三、两日,怡然忘情于山水之间,彻底放松,回归自我。
《三国演义》的音乐创作,曾使她的这种状态发挥到了极致。的确,中国上古音乐严重的“水土流失”,使这一领域成了瘠薄的荒漠,现代人大概没有谁亲耳领略过真正的汉代音乐。于是,她直入无人之境,用心灵与汉末历史撞击,营造出慷慨悲壮、雄浑苍凉的三国音乐氛围。
二十世纪心理学巨擘荣格博士认为,正如人类具有解剖学上的一致性一样,人类的心灵也具有其基本的共同性。正是在这个意义上,李一丁创作的三国音乐赢得海内外听众的高度认同。而当电视剧《闻一多》的导演高群书,听罢她为该剧主题歌谱写的那时而高亢、时而低回的天籁般的旋律,“我就让你睡/我把黄土/轻轻遮盖你/我叫纸钱缓缓的飞……”兴奋地一拍大腿:“我要的就是这个感觉!”
通往未来的新航标
李一丁的音乐创作引起国际女音乐家们的热情关注。2000年,国际妇女音乐联盟盛情邀请她参加在英国伦敦举办的第11届国际妇女音乐大会,2001年则邀请她赴美出席国际女音乐家联合会理事会会议,并被推选为该会中国联络人。两番相聚,李一丁深深感受到美国、英国及其他国家的女音乐家,对中国人民和中华文化的真挚情谊,为此,她想如何才能让中国音乐进入世界主流音乐的广袤舞台,真正成为世界多元文化的绚丽亮点。在她心目中,伟大的俄罗斯作曲家肖斯塔科维奇和斯特拉文斯基永远占据着不可替代的位置,他们作品中具有的东西方文化的深深积淀,给人们带来对灵魂的冲击和震撼。基于同样的理由,优秀的匈牙利作曲家巴托克和波兰作曲家鲁托斯拉夫斯基,将东方文化的神韵与西方现代音乐技巧及表现手段的完美结合,给她未来的音乐创作树起了新的航标。
在一个寂静的夜,随着录音机中磁带的缓缓转动,我独自一人聆听着她的音乐,感受着她所诉说的人类的悲怆与欢乐,她所诠释的人的内心世界和自然的永恒魅力。我分明感觉到,在她优美动人的旋律与异彩纷呈的音响中始终浸润着世纪的沧桑与历史的回响,她将稚嫩的童心与老人的深沉如此水乳交融地熔铸在一起,创造出一种超越时间与地域的穿透力,使之拥有了鲜活的生命——这是内心的海洋激起的不息的涛声,这是深邃的灵魂面对命运的不屈的低语。于是,我读懂了她和她的音乐。
作者后叙:蒙城清明,细雨纷纷,忆及五年前因病去世的女作曲家李一丁,心情沉重,不能自已!特将记述其人之旧文寻出,以缅怀这位优秀的女作曲家!
(编辑:秋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