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胡宪
母亲想找一本旧册,我俩按她的记忆翻书桌,拉开第四个抽屉,一本老式笔记本引起我注意。
这种22开、80页的“工作日记”是父亲生前常用的,父亲去世后姐姐都收了起来。
拿出来,打开——
第一页是空白,第二页整张纸上只有三个字:“给宪儿”。
字体不大,笔锋圆润,却如重锤撞击我心扉。因为我知道父亲从不曾为哪个儿女单独命名过笔记本。
在第三页第一行父亲写道:“2006年4月19日,宪儿来电,嘱和《木兰花慢》词。为此,抄几阙如下:”
父亲抄录了辛弃疾、李芳子、陈参政、萨都剌的《木兰花慢》,
翻过页,却是我的。
想起来了,2005年10月我去非洲Safari(狩猎),
回来后在当地华文报上以北极狐笔名发表连载游记。
诗友紫云为此赋词一首《木兰花慢--赠北极狐》:
“步狐踪丽影,路难度,险丛生。
览深谷平湖,峻峰古木,奇景纷呈。
喧腾。兽群驰骋,踏扬尘浪万里迁程。
厮打杀残壮烈,持强掳弱悲情。
晨明,百鸟争鸣,观树海,沐风清。
伴河马同游,蚁虫共宿,野狗围棚。
真行。几经甘苦,胆增心静勇者全赢。
游迹四方横纵,侠姝又谱新声。”
为答谢紫云,我随即以《木兰花慢--步原韵和紫云》回赠:
“恋余晖残影,忍虚度,志凭生。
涉天下江湖,推拉朽木,万象皆呈。
欢腾。人生驰骋,总须昂首立马全程。
过眼得失性烈,随缘取舍真情。
鲜明,肝胆齐鸣,撩树海,绕风清。
唤旭日同游,繁星共宿,雨打竹棚。
都行。休言甘苦,坦眉一笑哪管输赢。
若再紫云横纵,双姝更谱新声。”
词写好后,发给父亲求正。
家父虽然在清华学的是土木建筑,但那代人哪个不是文武全能?
父亲上通天文下知地理,能画星图,也能画地图;
文艺体育娱乐几乎样样都行,会唱戏,也会下棋,
会打篮球,也会游泳。
抗美援朝,他一手拿哨一手拿枪敌机轰炸下架桥修路;
运动挨整,他一手驱蚊一手执笔逼窄牛棚中填词写诗……
我的古诗词就是小时候父亲给打下的基础。
从“天”对“地”学对仗,到“平仄韵”学词律,
父亲引我入门,耐心教诲,养成我一生爱好。
若没有父亲的私授,我的青春定会在“读书无用”的年代沉沦。
这次,父亲对我的词修改了十处,
每一处都令我心服口服,
每一处都体会到父亲用心良苦。
比如第一句,我的原句是“恋余晖残影”,
父亲将“残”字改成了“灿”字,
这一字之别,扭转了我自嘲自怜的格局态势。
当年参加狩猎团因年龄超标,好说歹说才被接纳。
可身体条件确实跟不上,一路上我危机不断,
故用了个“残”。
父亲修改完,又继续抄录了共计14首《木兰花慢》,并划出重点。
父亲修改后的木兰花慢是这样的:
“恋余晖灿影,忍虚度,志凭生。
访天下名湖,漠中秀木,万象皆呈。
欢腾。人生驰骋,总须昂首立马全程。
过眼得失英烈,随缘取舍真情。
鲜明,肝胆齐鸣,撩树海,浴风清。
唤旭日同游,繁星共宿,雨打席棚。
都行。休言甘苦,坦眉浅笑哪管输赢。
若伴紫云横纵,双姝更谱新声。”
看着父亲那一笔圆融隽永、优雅知性的手书,
想象着十三年前,
父亲怎样郑重地启用新本,
怎样柔情写下“给宪儿”三字,
怎样精心选抄古人佳句供我参考,
又怎样字斟句酌改我的木兰花慢……
一股暖流上涌,堵在胸口片刻,最后从眼窝冲出了防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