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5月19日电 题:疫情引发民生“痛点” “六稳”“六保”料加码
新冠肺炎疫情暴发以来,中国面临前所未有的困难挑战。当前,疫情虽已在中国得到遏制,但疫情对国民经济,尤其对就业和民生产生强烈冲击的效应尚未褪去。
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多位接受中新社记者采访的官方智囊认为,做好“六稳”工作、落实“六保”任务,兜住民生底线,筑牢民生安全网料将成为今年两会的重要议题。
“确保就业稳定应是今年两会民生议题的核心。”清华大学教授、国情研究院院长胡鞍钢向中新社记者表示,中国抗疫之战取得重大进展,国家下一步工作重点是加快经济复苏步伐,尽快复工复产,提供稳定就业岗位,兜住民生安全底线。
2020年4月召开的中共中央政治局会议强调统筹推进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前提下,要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保市场主体、保粮食能源安全、保产业链供应链稳定、保基层运转。
“六保”是自中国去年提出“六稳”后,在疫情背景下稳住经济基本盘的新提法。近期召开的中国国务院常务会议明确指出,要把做好“六保”作为“六稳”工作的着力点。
中国国际经济交流中心首席研究员张燕生亦认为,即将召开的两会将加码“六稳”“六保”政策的落地和实施。
官方为何如此强调“六稳”“六保”?5月13日的国务院常务会议给出了明确答案:越是不确定性增加,“保”的意义就更大。“六保”针对的都是当前突出矛盾和风险隐患,是直面和克服困难挑战的积极举措。
在胡鞍钢看来,“六稳”“六保”聚焦了当下中国最迫切需要妥善解决的问题。但这其中最重要的还是要“稳就业”“保居民就业”。基于中国劳动力资源的基本国情,为民众创造就业是基本国策之一,实施就业优先也是重要发展战略之一,更是经济社会发展主要目标之一。
“就业压力比较大,特别是下一阶段”,中国国家统计局新闻发言人毛盛勇在今年一季度经济数据发布会上坦言,随着经济下行压力加大,特别是企业订单有所减少,需求还不是太强劲,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就业压力还是比较大的。
张燕生向中新社记者表示,新冠肺炎疫情对全球经济社会活动造成严重冲击,消费、投资、进出口均出现明显停顿。在需求端,无论是内需还是外需,一度形成“塌方式冲击”,尤其是对酒店、旅游等服务业产生严重影响,而这些领域吸纳了大量就业岗位。
实际上,无论是今年提出的“六保”,还是去年提出的“六稳”,都把“就业”一词放在了首位。而在“六保”之中,保居民就业、保基本民生更是位居前两位,凸显官方对疫情之下民生安全的重视。
北京学者预测,在充分估计困难、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情况下,今年两会经济社会议题的着力点将放在“六稳”“六保”,也将比往年更加关注就业、民生问题。
“两会就是带领大家向前看。”张燕生表示,解决好农民工、高校毕业生以及生活困难重点群体的就业,是稳就业、保就业工作的重中之重。(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