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初暖,当人们撑起疲惫的身躯回望江城樱花时,一场席卷全球的疫情几乎同时爆发。我们开始把关注的目光投向欧洲、北美、俄罗斯、南亚、南美、非洲……各国疫情之惨烈,遭遇之惊恐,抗争之悲勇,远胜武汉十倍百倍。
因为白求恩,因为多次访问加拿大并同那里的朋友结下友谊。我们对加国的疫情格外关注,那里还好吗?他们在疫情中在做什么?近日读到加拿大滑铁卢大学文化及语言研究系教授、著名华裔作家李彦女士的新作《疫情中的加拿大:藏在春日中的美丽》,一颗悬着的心才终于放下。
看来,对这次病毒的轻视和漫不经心,是人类这个生命之王一开始的普遍现象。李彦写道,春节过后,既使从中国归来的留学生们,也在彷徨之中,在众人诧异的目光下摘下了口罩。然而,病毒不会歧视任何人种,无论你是黄种、白种、黑种、棕种,只要有机可乘,这个小小的冠状病毒就会在人类的身上拼命复制和繁衍自己,直到同归于尽。尽管在生命的金字塔上,人类高居之上。
李彦的新作让我们看到了大洋两岸两国人民的价值观与生命观,因为疫情在不断接近与融合。
武汉封城,千万人口足不出户,几近严苛的管控措施,不能送别逝去的亲人……这一切人道吗?是不是侵犯了人身自由?李彦告诉朋友,在中国社会,每当大难临头,人们抱团合作的集体主义与利他精神就会被全社会推崇。武汉百姓知道,他们的坚守,能换来全局的利好,而全国四万白衣执甲援汉,同样是在为他们驱走死神。许多医生和志愿者正是用牺牲自己的代价,让更多的生命获救。
滑铁卢大学瑞纳森学院的校长傅文笛(Wendy Fletcher)是我们熟悉的朋友,对中国人民十分友善。她说:“很难想象,武汉的封城,令几百上千万人足不出户,这在北美是难以做到的”。
一些朋友问李彦,中国能在10天之内建设并投入使用一所一千多张床位的火神山医院,是真的吗?李彦告诉他们,中国人能做到。因为在这个奇迹后面,是成千上万劳动者蚂蚁般的昼夜奋战,争分夺秒,只因要救活更多的患者。
其实,在人类抗疫史上,为社会和他人让度个人生命的事迹屡见不鲜。1665年,英国爆发了最大规模的鼠疫,很快死亡超过8万人。地处英伦半岛南北接壤处的亚姆村芨芨可危。正当村民准备北上躲疫时,牧师威廉站出来反对北撤。他告诉村民,不能把瘟疫带到北部,为了阻断疫情传播,我们应当封村坚守。在他的带领下,300多人的村庄,坚持了400多天,直到疫情散去。最后,亚姆村只有70人活了下来,其中33名是儿童。那是因为威廉牧师将他们隔离在教堂各个角落,每天把放在村外的水和食物分给他们。
武汉解封后,夜空中绽放出美丽的烟花,那是送给所有白衣战士和志愿者的礼物。我想说,这些美丽的烟花,何尝不是向人类抗疫史上所有“亚姆村人”的崇高致敬。
李彦的新作让我们看到异国他乡的人们在疫情中散发出来的人性温暖。
想象中,西方国家的大学教师们收入丰厚,衣食无忧。但这次疫情导致国际学生大量减少,给许多学校带来了财政困境。在李彦任教的地方,傅文笛校长号召大家出谋划策,奉献力量。有的教师拿出了工资的十分之一,有的把自己的课程分给因课程取消而失去岗位的合同制老师。这种“分吃剩饭”的方式,实践了各尽所能,互助协作,按需分配,共渡难关的社会主义原则,令人钦佩。
(右三为本文作者)
其实关于社会主义理想,李彦有她自己特有的理解。2019年11月访加期间,李彦曾带领我们参观过滑铁卢印地安人的历史遗址“长屋”,也游览过印地安人保留地六族镇。其中印象深刻的是那里曾经的原始共产主义生活方式和“各尽所能,按需分配”的分配方式。而这种生活方式至今还残存于北美的一些地方。
200多年前,欧洲的一些空想社会主义者,不远万里来到北美大陆,他们建立公社,企图在这里建设起公平公正的社会。虽然他们的梦想在现实中遇到巨大挑战甚至失败,但人类追求公平正义的脚步却至今没有停止。
参观中,李彦甚至谈到:希望有一天把关注人类命运的学者请到这里,共同探讨社会主义原则和实现社会公平正义的关系。我们希望李彦这个想法变成现实,因为无论如何,公平正义是人类社会共同的价值追求。
李彦新作让我们看到,白求恩故乡对中国人民的情谊和白求恩精神的时代价值。
因为白求恩,中国人民对加拿大有了一份特殊的感情甚至感恩,这与和西方其它国家的情感是有差异的,也使得中加两国政府和人民有了友好合作的基础。即使出现了孟晚舟事件,中加两国也没有关上交往的大门。
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成立20多年来,与加拿大的民间交流与文化合作日益频繁。我们每年都会接待来自加拿大的朋友。李彦在她新作中提到了艾瑞特医生,20多年来,他默默为中国老少边穷地区义务手术,培训医生。他因此荣获了中国驻加大使馆颁发的首届“大使奖”。中国疫情发生后,他又加入到海外捐赠者的队伍中。此外,还有很多这样的医生和志愿者,年复一年地来中国义务服务。他们对中国人民的感谢,经常是这样回答的:“我们是在学习白求恩医生,我们非常感谢中国给予了加拿大人这么崇高的荣誉”。
李彦是海外著名的华裔作家,这些年来佳作迭出,影响很大。其中由上海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以白求恩为主题的《不远万里》一书,受到读者喜爱。李彦对祖国有着深厚感情,是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的老朋友、好朋友,曾多次应邀回国讲学,参加中加两国的文化交流和公益活动。
就在前不久,我们向李彦表达了中国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希望能为白求恩故乡的人民略尽绵薄奉献的愿望。她很快通过中国大使馆联系到白求恩故乡格雷文赫斯特市的市长保罗.凯利先生,转达了我们的心愿。
衷心祝愿李彦不断深耕中加友谊这片沃土,不断奉献新的优秀作品,为中加友好合作多做贡献。
(作者系白求恩精神研究会常务副会长)
编辑:胡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