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中华文化学院和美国库恩基金会主办,2019年11月1日召开的“中华文明与中国道路”学术论坛,是一场名副其实的高水平思想盛宴。继续昨天的报道,与读者分享五个论坛关键词:
关键词1:中华文明
加拿大籍政治哲学家、山东大学政治学与公共管理学院院长贝淡宁(Daniel A. Bell):渊源于中华文明的“贤能政治”应作为评估中国政府高层政治制度的标准。因为贤能政治是中国政治文化的核心价值观。根据调查数据,绝大多数中国公民支持贤能政治。更重要的是,贤能政治不仅符合主流民主价值观和实践,更适用于一个社会经济和政治制度可能受到突然且意料之外的冲击的时代。
哈佛大学费正清中国研究中心主任宋怡明(Michael A. Szonyi):中国古典时期的政治智慧与治理经验,经过数千年的发酵与流转,在今天依旧发挥着重要的资政作用。文明与发展道路之间具有深刻的交互性。一方面,文明样态是发展道路的基础;另一方面,发展本身也促进文明意涵的扩充与丰富。
关键词2:中国道路
中央党校原副校长李君如:古代中国人的“大道之行”思想、中国文化的“天下为公”密码,是中国人为什么喜欢社会主义而不喜欢个人主义的历史渊源,中国人对社会主义的追求有自己的文化特质,而传承和创新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又将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健康发展。
中国社会科学院政治学研究所研究员房宁:当代中国制度模式的优点在中国工业化、现代化进程中具有卓越的表现,引发了世界性的关注。中国制度模式的主要优点表现在提高权力运行效率、集中力量办大事、维护社会转型期稳定、一张蓝图绘到底四个方面。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现代化的成功与否,在于一个国家能否找到适合于自己的发展道路,寻找自身的发展道路也是每一个国家最关键的任务。近代由于西方的优势与霸权的扩张,文明的多样性受到挑战,文明间的平等关系受到破坏。然而,在现代化进程中,许多国家取得成功,古老的文明恢复了自信,重新找到了自我,文明的多样性再次焕发新生,文明间的平等关系正在重新树立。
中国人民大学教授温铁军:中国的乡村振兴战略是历史文明的传承。因为中国有三级台阶的地理分布并且被五大气候带覆盖,内生性地具有生态化要求的“多样性”;为此,乡土中国“十里不同风”的文化多样性本身就是与自然界生命多样性有机地结合为一体的。
关键词3:文明互鉴
国际知名汉学大师、北京大学人文讲席教授安乐哲(Roger T. Ames):中西文化之间存在旷日持久而且贻害颇深的不对称关系。今天,走进一家中国书店或图书馆,所有具有西方文化化身的书籍都能找到,一群年轻、求知欲渴的中国读者群是持久推动出版这种书籍的动力;而走进一家西方书店或者图书馆,则中国最杰出思想家的书都一概找不到,因为我们缺乏对中国文化求知欲渴的读者群。
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钱乘旦:“价值”属于历史的范畴,具有时空属性,“普世”的价值并不存在。多样性是人类文明最本质也是最重要的属性,在历史上形成的各种文明都有自己的特点,各有长处,也都有短处。没有哪一种文明是绝对地优越,“文明优越论”是站不住脚的。
关键词4:国际关系
布鲁金斯学会外交政策非常驻高级研究员乔纳森·波拉克(Jonathan Pollack):中美两国正致力于塑造各自对国际和地区秩序的看法。在有关对方国家战略意图的问题上,两国都必须保护其国家认同(包括其文化认同)免受进一步侵犯。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张蕴岭:面对复杂多变的周边地区,中国在改变关系与秩序构建的进程中需要新的思维和战略。新关系特征意味着由“中国‘对’周邻国家”到“中国‘和’周邻国家”的转变,中国将自身作为地区一员,与周边构成整体的共生区域。
关键词5:人类命运共同体
美国对外关系委员会亚洲研究主任易明(Elizabeth Economy):建立“人类命运共同体”是中国由大而强的契机。从大国走向强国,必须能够应对诸如气候、恐怖主义和难民等全球性问题的挑战。美国作为一个世界强国曾试图解决其中的一些问题,但现在美国对自己作为全球领导人角色的定位变窄。很少有国家能够将达成全球共识所需的智力、经济和政治资源聚集在一起。但在中国呼吁建立“命运共同体”之际,中国有机会挺身而出,开展这一进程。
中国社会科学院研究员、学部委员张蕴岭:新周边关系和秩序的要旨是推动基于和平发展的命运共同体构建。中国要做新型大国,周边是第一层感知区,中国要成为世界大国,走向世界舞台中央,先要迈好新周边关系、秩序和命运共同体建设这一步。
图说:参会的海外华文媒体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