林芝三月看桃花 (连载五)
2018-12-30 12:05:44 阅读量:11589
作者:陈红
3月31日
这里是喜马拉雅山断裂带,印度洋板块与欧亚大陆板块相互挤压后隆起的地方,是地震、塌方、泥石流多发地带。
想进墨脱吗?从派镇有一条徒步的道路,每年只有几个月可以通行,而且还要经过可怕的蚂蝗区。由于受印度洋暖湿气流的影响,这一地区雨量丰沛,就是修好的路一下雨随时会引发泥石流,想进墨脱比登天还难。
这里又是个神秘的地方,雅鲁藏布江在这里突然拐了个90度的大湾,掉头向南,奔腾咆哮着流入印度洋。西藏民间神话故事有这么一段传说:“冈底斯神山有三个儿子、一个女儿,老大叫雅鲁藏布江、老二叫狮泉河、老三叫象泉河,小妹叫孔雀河。有一天,冈底斯把他们叫到跟前说:“现在你们都长大了,‘好儿女志在四方’,正是你们闯荡天下、开阔眼界的时候了。”于是四兄妹各自奔流而去。老大雅鲁藏布江流到这里的时候,思念起弟弟妹妹。当天上的苍鹰告诉他弟弟妹妹都向南边流去以后,雅鲁藏布江焦急万分,立即卷起巨浪,拐了一个弯,向着印度洋方向匆匆忙忙呼啸而去,于是便形成了雅鲁藏布大峡谷。听了这一美丽的传说,再看那好像被雅鲁藏布江冲刷出来的峡谷,你不能不为这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叫绝。
故事有点玄虚,实际上雅鲁藏布江到了这里,宝绿色的江水咆哮着吐着白色的浪花,江心的大石头都已经被冲刷得没有了棱角,水流之急正如大哥哥想念弟弟和妹妹的心情。通往墨脱的公路一半是沿着这条奔涌向下的雅江一路往南,直到墨脱。
墨脱是全国最后一个通公路的县,不是国家不想修,而是太难修了。修这条具有战略意义的公路,不知克服了多少困难,牺牲了多少筑路工人。是他们的艰苦努力,才使游客进墨脱变成可能,我们应该向英雄们致敬!话说回来,现在进墨脱的路是通了,但不是完全没有风险,敢进墨脱探秘的还是属于勇敢者。
这是唯一一条能够进墨脱的公路,为了安全起见,公路管理局想出来单进双出的办法,也就是任何车辆单号只能进不能出,双号只能出而不能进。尽量减少错车,毕竟道路不宽,有些地方路况欠佳,错车会增加危险。
昨天陈师傅就给公路管理局打了电话,因为31号和1号都是单号,难道要在里面住两天不成?(其实还真想)管理处也有办法,1号上午12点前车要过80K,这样下午就可以放车进了,还是单进双出。
我们今天一定要去果果塘看雅鲁藏布江大拐弯。明天一早要抓紧时间往外赶。
车到了嘎隆拉,一座雪山挡在我们面前。眼前一片白茫茫的是冰湖吗?陈师傅告诉我,冰湖在里面,没有路进不去。是昨天下雪了,大地披上了银装。不过这里的雪特别硬,人在上面踩不出脚印来。我们在银装素裹的雪山脚下,变得如此渺小。大家跑到雪地上,尽情地享受与大自然的亲近。黎明的阳光,在雪地投下了长长的影子,我们追逐着自己的影子拍照,在雪地上摆着各种姿势,五个老太加一个老头,俨然像十几岁的孩子,乐疯了。
嘎隆拉雪山,平均海拔4800米,是驾车进入墨脱的第一座高山。其地势陡峭,地形复杂,山顶常年积雪,平均雪厚5至6米。每年的6-9月积雪溶化后,行人方能安全通过。不过,这已经是嘎隆拉的过去式了。
现在,我们再也不用担心。嘎隆拉3310米的隧道,一举创造了“地形起伏最大、自然坡降最大、降雨雪量最大、地震烈度最高、地质灾害最多、地质条件最复杂、气候环境最恶劣”7项世界高原隧道施工之最。有了隧道我们的车轻而易举就翻过了雪山,出了隧道就开始走之字形的下坡路。这弯都快180度了,前面的大货车倒一把轮还拐不过去,技术好的师傅至少也得倒个两三把。拐了几个大弯终于下山了。接着车走了一段雪道,路两边的雪墙也有1米多高了。
52K的地方是个检查站,师傅拿着我们的身份证,跑到前面登记,拿护照的外国人是不允许进入墨脱的。
过了52K就变了一个天地,路边一棵杜鹃树高数米,像绣球一样的大红花朵满树开放。我们第一次看到这种杜鹃花。不顾山坡上的积雪和泥泞,踩着松软的腐殖质,连滚带爬地靠近那高大的杜鹃树。看这颜色红的像火焰,这树婀娜多姿,树冠上层层叠叠的花朵,将春带给大地。与杜鹃第一次相遇,让我们惊喜若狂。当我们两腿沾满泥巴上车后,才知道刚才的冲动是多余的,路两边到处都是高大的杜鹃树,硕大的花朵,还有粉红和白色,越往里走,树越多越好看,距离公路都很近。伴随着杜鹃,还有参天的松柏,我们在原始森林中穿行,远处的雪山、潺潺的流水、清新的空气、鲜艳的色彩,老头老太已经陶醉了,那个心情就是一个乐啊。
车继续往下走,不断地拐着之字形。海拔渐渐低了下来,高山杜鹃的影子也没有了。“不是说还有玉兰花吗?怎么没有看见啊,是不是把白杜鹃当成玉兰了?”我们正在议论的时候,右手边一棵大树上,稀稀拉拉的几朵白花亭亭玉立,我一眼认出是玉兰,只不过这里的树太高,花又不像杜鹃那么鲜艳和密集,一不小心就错过了。还好,接着又看到了几棵玉兰树,都是在之字的一点处看到玉兰花,车拐到之字的一捺处,只看到树的下半部而不见花了。因为路陡没法停车不能拍照,呵呵,看到了玉兰也眼福不浅呐。
我们在80K的地方停了车,当地习惯把英文的千米、Km简称为K。因为这一路都没有村庄,所以也没有地名。山路一直比较狭窄,只有这里有一块稍微平整点的地方。这里就成为进墨脱的最佳休整和物资补充点了。
我和石英想去方便,被告知在桥边有厕所。我们俩顺着桥边一条有80度斜坡的小道相互搀扶着走下去,江水在我们的脚下奔腾,一座全实木的厕所架在江边,门是藏族人习惯用的厚棉布门帘,严严实实地挡着。我们推帘进去,眼前昏暗,原来没有窗户,光线是从下面透上来的。木板下就是流淌的江水,厕所倒是干净,没有异味。就是心理上有点恐惧,其实很安全。这里不用雇人打扫卫生,全让大自然收拾干净了。我们俩又一次感受到人与自然的亲密结合。
80K这个地方要查身份证,还要买进墨脱的门票160元/人。正好也到饭点儿了,师傅说:“离墨脱还远,就在这里吃午饭吧,有四川人开的饭馆还干净,菜也可以。”于是我们就踏下心来休息、吃饭。
进入墨脱县,很多路段都能看到用铁丝网笼装满石头的护坡,师傅说在雨小的时候还是很有作用。如果遇到大暴雨发生泥石流,这些护坡墙也如同薄纸一样不堪一击。
有些地方的铁丝网笼被大石头挤得像个大肚汉,肚子似乎要被胀破了似的。山上的碎石随时会塌下来,铁丝网笼会接住石头,保障道路的畅通。
这里的山体以沙石为主,当石头下的沙被雨水冲走后,石头就有塌方的危险。路边经常可以看到挖掘机,就是准备抢修用的。
马上就到蚂蝗区了,陈师傅告诉我们,这里的蚂蝗特别多,只要有一点动静,就会从树上掉下来,不管是头还是脖子、腿上,吸住皮肤就不撒手,越打、越揪越往身体里钻。蚂蝗就是怕烟,用烟一烫就松了,马上掉下来。
刚才师傅还在劝大齐少抽烟,现在大齐可理直气壮了。蚂蝗区还没有过呢,一会儿你们谁想上厕所,蚂蝗爬在屁股上还得靠我的烟去救呢。石英说你的烟还是留着吧,没准真有用。其实,我们在车上,只从蚂蝗区的边上快速经过,根本不会发生什么。但是如果是徒步,那可就危险了。就是准备的特别充分,也备不住蚂蝗钻进肉里,那可是令人痛苦难熬的事情。
一路看到许多小溪流从山间流下,有些水大的地方有涵洞,而有的地方没有涵洞,路都被冲出了缺口。
忽然一条瀑布水流湍急,发出轰鸣声从天而降。与庐山的三叠泉有得一比。真是飞流直下三千尺,疑似银河落九天啊。路边修了观景台,我扛着三脚架呼哧呼哧地爬上去,虽然海拔已经不高了,但还是喘。这瀑布叫亲水叠瀑,是一个重要的景点。
过了亲水叠瀑,又看见一处瀑布,我们也下车拍了照,不过路上的瀑布多了,也就不新鲜了。渐渐地映入眼帘的是热带雨林,古树参天,植被茂密,好像回到了海南。这里盛产芭蕉,路边都是芭蕉田。在海南我都没有见过这么密的芭蕉树。一位老汉在路边摆摊卖芭蕉,五元一斤比海南贵不少。倒不是多么想吃,只是觉得这事儿挺新鲜。石英一个劲儿的叨唠:“西藏也有芭蕉真没想到,得尝尝”所以我们一下买了五六斤,芭蕉味道微酸甜,吃到最后有一点点涩。其实没有海南的芭蕉好吃,但这是西藏的芭蕉,必须要尝。
快到墨脱县城了,路边一个大牌子十分显眼,‘玛迪小康示范村’这是广东省援建的。政府为当地村民修建的房子真漂亮啊,全村27户,家家户户都住上了别墅,村里还建有民俗文化广场,宽敞的道路。建好了基础设施还不说,政府长期派驻工作队,有文化懂技术的干部轮流过来帮助村民建立甘蔗和香蕉种植基地,发展经济,改善民生。这里的人真幸福啊,他们怎么会往印度跑呢?只怕是印度那边的亲戚羡慕妒忌恨吧。
5点钟我们按时到了墨脱县城,没有停车就赶到果果塘大拐弯,路真难走,陈师傅叫我们别害怕,不会有事的。还好最险的地方已经修了新桥,路也加宽了,这下我们也就没有体验刺激的机会了。
在果果塘,我们的运气又特别好,天气晴朗,大拐弯十分清楚。不过我们来的时间还是不对,大拐弯都被阴影遮住了,要是上午来就好了。可惜的是大拐弯上的树被砍了好大一片,村民种上庄家了,真破坏景观呐。
看到路边一个观景台,我们就下车了,司机把车开到上面去好掉头。这地方有些破旧了,前面还有树档着视线,我们在这里拍了一会儿,就发现上面还有一个观景台是新修的。我扛着三脚架气喘嘘嘘地往上爬了几十米,这景点修的不错,金属保护栏悬空架在悬崖边,架子前视线很好,可以把大拐弯尽收眼底。拍照的人不少,人人都想把大拐弯和自己收进照片,但角度还是欠佳。还好我的相机是16-85的镜头,我只希望能把果果塘的全景拍下来就十分满意了。我支起架子,来了个接片。
晚上回到县城,住在宏兴宾馆。发现没有电梯,服务员告诉我们,因为夏天这里时常有地震,根本无法用电梯,好在楼层不高,他们也免费帮我们搬箱子。现在,整个墨脱县城的酒店都没有电梯,爬楼是必须滴。但我看到还在起高楼,难道也会没有电梯吗?
县城不大,就一条街但很热闹,我们找了家四川小吃店解决肚子问题。这里的饭馆很实惠,价格还不贵。我们采取自助形式,自己点,陈师傅结账。我和大齐点的清汤抄手和豌豆杂酱面,都很好吃,潘大姐点的猪肉韭菜水饺也不错。饭后大家都在城里闲逛。我看到一家卖经幡的店,觉得新鲜就进去了,还摸了摸一捆捆的经幡,觉得是尼龙绸的料子,我问店家:“这经幡上印的是什么经文”没想到,他们说:“不知道,反正是经文。”看来卖家不是正经的少数民族。原来在墨脱经商的大部分是四川人。经幡在商家眼里就是赚钱的商品,在买家的心目中是一种驱邪的必需品。经幡怎么能辟邪祈福?是否能辟邪祈福?除非真正唸经的人和信藏传佛教的人能解释清楚外,我看老百姓也是一脑门子的浆糊。
墨脱一词在藏语中的意思是“隐秘的莲花”历史上有“博隅白玛岗”之称,拥有独特的门巴和珞巴民族文化风情,最为著名的是藤编工艺、竹器、石锅、和木碗。但是我们在这里的时间有限,没有机会接触当地少数民族,如果呆上两天,还可以看到更多的景点。
(未完待续)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网站
欢迎关注加拿大共生国际传媒微信公众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