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校招聘院士不是大材小用
当前应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待遇,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当社会消除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能够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优质师资就会源源不断进入职业院校,形成职业教育创新创造活力迸发、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
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出台一系列人才新政,全面实施一流师资队伍建设行动计划,启动海内外高层次人才招聘工作,面向海内外邀约有志之士。该校将人才分为A、B、C、D四类,分别对应两院院士、大国工匠等国家级人才、省级人才、相关领域具有较高影响的专业(学科)带头人以及博士,开辟了国内高职院校引进两院院士和“大国工匠”高技能人才的先例。
职业技术学院招聘国家级最高端人才――两院院士,这有些颠覆了人们对职业教育的印象。在不少人看来,职业教育在国民教育体系中属于“二流教育”,职业院校聘请两院院士来校任教,就是典型的“高射炮打蚊子――浪费”,不但是浪费国家级最高端人才,而且也反映了职业院校自不量力攀高枝的心态,甚至不免让人怀疑职业院校是在哗众取宠。这种质疑在舆论中具有一定的代表性,不但反映了一些人对职业教育的“傲慢与偏见”,也体现了社会上对高级人才服务教育、服务社会的一种误解。
高职院校难以招揽高级人才,甚至根本就没有招揽过国家级人才,其原因确实与职业教育长期以来享受的“二等公民”待遇有关。国家财政更多地向普通高等教育倾斜,职业院校“巧妇难为无米之炊”,自然难以吸引高级人才入驻。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校不能与本科院校享受同等待遇,职校毕业生就业创业时往往受到这样那样的歧视,这些都制约了职业教育的长足发展,职校难以留住优秀的教师资源,难以招揽高端人才,主要原因也在于此。
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一只腿长、一只腿短,影响了我国教育事业的全面、协调发展。我国制造业“用工荒”一年甚过一年,“中国制造”亟需的专业技术人才长期呈短缺状态,这些都与职业教育受到的不公待遇有很大关系。
近年来,我国职业教育受重视和关注程度越来越高。今年1月,国务院印发《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其中对发展职业教育作出重点部署,提出扩大职业学校在招生、专业设置和调整、教师评聘、资源配置、收入分配、校企合作等方面的办学自主权,鼓励职业学校聘请各类高级专业人才、专业技术人员、高技能人才担任兼职教师或专业带头人。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计划聘请两院院士,正是落实《国家教育事业发展“十三五”规划》的有效举措。部分舆论认为院士任教职校是大材小用,怀疑南工院此举是炒作,显然是对职业教育人才发展战略的一种误读。
一段时间以来,社会上存在着对职业教育的误解与歧视,读职业学校也成了一些“差生”的无奈之选,两者形成了某种互为促进的恶性循环。现在该是打破这种恶性循环的时候了。放眼世界各国,职业教育并不意味着低级粗浅,职业教育完全可以办成“高大上”的教育。由于受到诸多条件限制,我国职业教育多年来未能获得长足发展,这也意味着未来的发展空间还很大。从这个意义上看,院士到职校任教并不是大材小用,也没有辱没院士的身份,而是实施职业教育人才发展战略的得力之举,有利于推动职业学校师资水涨船高,培养和引进更多优秀师资,有利于提升职校教学水平,促进职业教育更上层楼。
职业院校引进两院院士、大国工匠等高端人才,目前还难以大范围复制。要让更多职业院校能够引进高端人才,应当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提高职业教育人才待遇,提升职业教育整体发展水平。当社会消除了对职业教育的偏见,职业教育能够与普通教育平起平坐,职校招聘院士就不再会成为新闻,优质师资就会源源不断进入职业院校,形成职业教育创新创造活力迸发、优秀人才层出不穷的良好局面。
本报特约评论员